医院新闻

优化医疗路径 提高服务水平

发布日期:2011/7/2 10:42:25 浏览次数:

        为了进一步提升东院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疗工作效率,6月28日下午,东院临床、医技、工勤等部门的科主任护士长召开了主题为“优化医疗路径,提高医疗服务”的科主任例会,会议由郝振阳副院长主持。
        会上,东院各病区科主任、护士长及医技、工勤科室负责人对东院运行至今发现的问题和有待改进的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及建议。郝院长对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并对部分能尽快解决的问题作了安排部署,要求近期内解决。
        问题具体如下:
        一、关于成立东院院内急救小组的问题;
        由于东院各病区多为新组建的病区,且以中医病区为主,专家分散于各病区。新聘医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急救技能一般、急救设备没有到位,对重危患者不能提供及时、高效、高质量的医疗救护,对医院急诊急救业务形成不良影响。
        建议:成立院内急救医护小组,规范急诊急救流程,提高急诊急救质量。同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急救技能培训。
        二、关于加强东院新聘医护人员“三基”培训的问题;
        由于东院新聘医护人员多,在日常工作中出现医生处方、病历、检验单书写不规范,不标准,给功能检查、取药、划价等环节服务带来困难,致使患者等待时间过长。
        建议:医务科加强对新聘人员的“三基”培训,使临床和医技、药房、收费等业务良好衔接,杜绝差错。
        三、关于医疗设备、设施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一些重要医疗设备、设施(如CT、生化、除颤仪、呼吸机、血气分析等)不能到位和安装,病人做相关检查时需到北方医院进行,造成病人检查不便,降低了病人诊疗效率和质量,特别是急诊病人的诊疗尤为突出,专科设备不到位,严重影响了科室业务开展。
        建议:完善医疗设备、设施的配备并尽快到位。
        四、关于东院病房及部分科室的夏季降温问题:
        由于东院的仿古建筑风格,病房及部分科室的通风窗面积小,通风量不足,室内没有配备空调,病床上没有配发夏凉被,导致病房内温度高,病人不适。部分病人办理住院后回家输液。另外,B超室因室温过高,机器停机,影响正常工作。
        建议:按病床配发夏凉被,并安装空调。
        五:关于东院内六、内七、内八病区标识患者不易辨识的问题;
        东院后院设有内六、内七、内八病区,按照国家对病区名称的规范要求,不能在病区名称后添加专科名称及病种名,但导致患者不能快速找到对应的专科专病室。
        建议:增设专科专病标识,方便患者寻找。
        六、优化患者就诊路径,缩短患者院内交通距离的问题;
        东院大部分医技科室设在6号楼二层,检验科设在5号楼二层。许多患者在6号楼做完检查后要去做检验需下楼再上5楼,增加了患者的交通距离,造成不便。另外,输液观察室设在4号楼一层。楼门较小,病区内外缺少显眼的急救绿色通道标识或指示牌,患者及院内工作人员不能迅速辨识到达急诊科。
        建议:确保就诊通道畅通。
        七、关于患者交费、取药等候时间长的问题;
        东院试诊以来,门诊及住院患者持续攀升;收费室、药房工作繁忙,尤其在上午时间,患者排队交费、取药现象突出,继而影响医院窗口服务形象。
        建议:进行专题研究,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收费和配药效率。
        八、关于在内六病区通道内设置病人扶手及医生办公室设置洗手池的问题;
        内六病区为中医脑病、妇科病区,病人多为高龄或行走不便患者,且病人住院周期长,起居生活需依靠扶手等辅助设施;另外,医生办公室没有洗手池,医生查房或查体后无法洗手消毒,造成院感隐患。
        建议:在病区通道内设置病人扶手;医生办公室安装洗手池。
        会后,郝振阳副院长应参会人员的建议和要求,表示将所提出的问题交由相关院领导研究并解决。


上一篇:医讯
下一篇:急患者之困 医病人之痛
东沙院区地址:榆林市榆阳区知行路2号(北环路东段、市一中北侧)
北方院区地址:榆林市榆阳区新建南路131号 邮编:719000   网站制作:西安千网
版权所有:榆林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医院网址:http://www.ylzyy.com 陕ICP备2020015744号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